缪锦国《做中国最好》:形象地感应一个地方的

影身等候

时间:2018年09月20日 .共发308篇. 11关注

报告文学是一种伴随印刷技术进步和报业兴起而诞生的非虚构文学样式,是一种兼具新闻性和文学性的边缘文体。在进入新时代之后,我国报告文学呈现出繁荣趋势,江苏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其中泰州作家缪锦国先生最近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做中国最好》,便是一部值得广大读者阅读的报告文学集。

报告文学是时代的文学,它比其他文体而言,更能敏锐地感应时代的脉动,更能直接地表现时代的进程。这一点正是《做中国最好》最为显著的写作特征。这部作品在现实性生活描摹、平民化写作姿态、时代性文本主题、主旋律价值取向诸方面,都能生动地表现出报告文学时代品格的宏观体征。这部作品主要通过泰州姜堰这个地方的采写,去感应整个中国的时代发展脉博。

我们在阅读缪锦国的这部报告文学集之后,不难发现改革题材是作家的主要表达意愿,生命价值在改革开放中的生动体现则是这些报告文学作品追求的价值目标。在这一总体基调之下,从新时期到新时代发展过程中的这些作品,一直沿着改革创新、科技引领、生态改良等主题,延展其宏大的叙事场景。作者为了适应上述主题表现的需要,作品逐渐汇聚了三农、生态、教育、服务等具有代表性的题材类型。因此,这部报告文学集中几乎所有的作品,全都是对新时代中国的迅速而直观地反映,表现出一位报告文学作家的时代使命和社会担当。

我认为报告文学之所以在新时代深受广大读者欢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报告”文体属性,通过文学的手法去表现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和事件,使读者能更迅速、更形象、更具体地了解新近发生的事实。这种“报告”属性,便决定了对时代发展的快速反映。这部报告文学集中的《作家与农民朋友》《长江漆,做中国最好》《拄着双拐开公司》《生态环保第一人》《惊心动魄十八天》《抢占科技制高点》等篇,便是最能体现这种文体特征的佳作。

《作家与农民朋友》是通过一位当地的作家和一个农民的交往,表现出我国农村政策对普通农民的影响,折射出我国农村具有故事性的喜剧化衍变。故事主人公双方一是有着钢铁般意志、被誉为“姜堰保尔”的传奇人物缪荣株。他原来是姜堰市人民银行的行长,后来因为工作过度疲劳而失去了一只眼睛,提前进入二线之后便开始文学创作,并且成为江苏省作家协会的一名会员;另一位是姜堰华港镇的农民夏宝鱼,今年已经79岁了。作品生动地描写了这两个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文化的人物之间发生的故事,写出他们纯属原生态、无需任何雕琢的人生悲欢。当然,作品的高明之处就在于通过他们之间交往的故事,折射出整个中国时代的变迁。

这两个人物的交往缘起于三十多年前农村群众挑鱼塘搞养殖。那时,缪荣株从县直机关调到泰县港口镇(现姜堰市华港镇)任党委书记。这个镇农村“垛田多、荒滩多、大河小汊像绕麻线似的”。缪荣株为了推动全镇扩大养殖业,大会小会开了若干次,也未收到预期的效果,谨慎的农民在“养鱼怕偷”、“政策怕变”的担心和疑虑中观望着、等待着。这时,夏宝鱼和他的儿子在责任田旁的荒滩上开挖养鱼塘了。“他把收音机放在堤岸上收听党中央的声音,先挑土方筑坝,然后排除荒滩积水,又一锨一锨开挖淤泥深土。父子俩除了正月初一、大雪封门、大忙季节不挑鱼塘外,硬是凭着双肩,花了三年时间,挑成了十四亩精养鱼塘,两人肩上留下了两个馒头似的疙瘩。”缪荣株发现这个典型之后,认为这正是贯彻党中央一号文件所需要树立的样板,缪荣株便冒着鹅毛大雪送中央一号文件到夏宝鱼的鱼塘工地,告诉他承包鱼塘30年不变,这给夏宝鱼吃下了定心丸。他们就是这样认识了,从此开始了三十多年的交往。

《长江漆,做中国最好》则是写姜堰的一家企业的老总,“在张卫中掌门人心中总藏着这样一个心愿:做中国最好,不是说在嘴上,而是要落实在行动上;他要响应习总书记“一带一路”战略倡议,积极向外拓展市场,为长江打造世纪名片,将中国最好做到极致。基于这一理念,经高层商讨,长江公司制定了开发世界领先、争做全球一流的高端方案,走一条与国内同行不同的新路。”《久诺凌云志,扬我华夏魂》又是写姜堰的另一家企业,“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高速推进,各行各业纷纷融入其中,找准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战略定位以响应号召。作为中国建筑外墙装饰行业中的一颗耀眼的明星,江苏久诺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它的勇气和胆识抢占海外市场,用实践证明企业的创新与转型升级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拄着双拐开公司》则是写当地的一位残疾青年,用一双拐杖走自己创业之路。关于成长和爱情,他有自己的体验;关于理想和事业,他有自己的信念。”写主人公十年前想明白要以创意为主导,去思考所有的表现形式,把创意和表现形式黏合在一起,形成有效的产品,例如影视、展厅、活动、图本等,推介给客户,从而走出了他独特的创业之路。

报告文学是以社会生活为参照,无疑必须表现于真实的现实场景,这就给报告文学创作提出了一个必要的前提,那就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现场采访。《做中国最好》便是在一篇又一篇的作品中体现了作家一次又一次具有实践性、在场性、深入性的采访审美,也一次又一次地感应着中国时代的发展进程。

近期在我国某些报告文学作品中,出现一种文体界限模糊、轻视调查采访的现象,就其产生原因最主要的还是作家缺乏对生活实践的深入。然而,我们翻开缪锦国的这部报告文学集,便会使读者十分明显地感受到了作家的采访功夫十足,这也是这部作品的另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

在《日出,云蒸霞蔚》中这种报告文学作家的采访功夫便表现得十分突出。作品写2000年日出这家企业历史上的一个多事之秋,而就是在这种艰难形势之下,作品主人公周松奎受组织委派来主持公司的全面工作。这时,作品是这样叙写的:“昔日的光环一旦褪去,公司上下弥漫着一种迷茫、困惑、惶惶然的气氛。临危受命,一向沉雄稳健的周松奎,并没有像新官上任那样燃起三把火,而是注重和谐稳定,顾全大局。”接着,作品又写了另一个人物,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的总工程师肖雪平,写他“当初是慕名而来,还是性格使然,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但他对企亚有着独特的理解和见识。待遇偏低,他不会抱怨,但内心多少遗憾;冷遇多时,他不会求人,但思想波动不已。”面对这位知识分子,重才爱才的周松奎向他敞开了心扉:“肖总啊,你在化工方面造诣颇深,也是公司的大功臣,你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尽管提出来。”无需多言,这两个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从此以后,肖雪平焕发了人生的第二春,由他主持开发的新品一个接着一个。这些新品均被列为国家火炬计划,有的获国家发明专利,累计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近千万元。鉴于肖总作出的贡献,日出公司决定,为他连涨几倍工资,安排150㎡住房一套,家俱空调等一应俱全,让他在这里安享晚年,老小团聚。

这样的对事件发展经过的精细描写,没有经过深入的采访是不可能写出来的。事实正是如此,对现实生活场景的形象描写正是作者深入采访的必然结果。在《我还是一个兵》中作者是这样描写现场的:“走进由他和他的团队精心创办的黄埔青少年军校江苏分校,你会看到这里高炮直立、导弹扬威、火箭高昂、坦克列阵,歼20飞机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银光……这些用巨资打造的真家伙,能开、能跑、能坐、能动,并非模拟装备。如今的军事化培训基地已初具规模:占地约166亩,户外训练占地1500亩,总投资1个多亿,位于江苏省泰州市、素有姜堰东大门之称的白米镇。紧靠 328国道,距泰州火车站不到20公里,离扬泰飞机场半小时车程,交通十分便捷。眼下,全国各地青少年学员正源源不断自愿到这里分期分批接受军训。”

当然,报告文学中的采访还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一次审美体验,比起新闻采访而言要更加富有文学性。因此,在采访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作家对生活现象的艺术审视。《惊心动魄18天》是写姜堰农发行行长赵季民成功化解一起贷款风险的经过,作品便是用文学的语言描写当时事件发生的场景:“公元2011年6月17日,正是收购油菜籽的黄金季节。坐落在溱湖之畔的溱潼华星轧花厂却大门紧锁,一大批棉农突然把厂门口围得水泄不通,群情激愤的人群高喊着:‘请张老板出来!’‘还我菜籽钱!’‘我们要兑换!’尽管嘈杂声、叫骂声不绝于耳,可就是无人答理,原来厂里的几个股东早已溜之大吉。群众上访,部门告急,政府担忧。当初向该厂发放贷款的姜堰农发行现任行长赵季民闻讯后更是心急如焚。此时,企业人心浮动,生产经营已进入停滞状态。如果该企业一旦倒闭,不但棉农受损,影响一方稳定,而且贷款清收成泡影,农发行将要蒙受重大经济损失。一想到这里,赵季民浑身惊出一身冷汗。救急如救火。赵季民迅速带人赶到该厂展开调研,查明真相,寻求对策。”作品通过现场紧张气氛的生动渲染,来衬托主人公赵季民的沉着应对的冷静品格。这是一例成功的兼具文学性和新闻性的场景描绘,作者没有经过深入采访,没有经过审美判断,也就不可能达到这样的写作效果。

关于报告文学深入采访这个基本功,缪锦国自己是这样总结的:“顶烈日、冒严寒,风里来、雨里去,常常又录又采又编又写,连带评论,一人顶几人。曾经走农家、访贫寒,就着煤油灯下伏案疾书,鼻孔里面都是黑的,那是油烟熏的;曾经下车间、问先进,采访一线劳模,在第一时间获取第一手资料。”这便是报告文学作家必须具备的采访态度。

报告文学的属性决定了它必须去写人物,这是报告文学的文体“正本”。缪锦国试图通过这一系列的报告文学作品,通过对新闻性指向和文学性表达,力求使报告文学回到写人物为主体的“正本”上来。就微观表现而言,这部报告文学集中的许多文本在人物采写方面,达到了形神兼备的效果,生动地表现出中国大时代背景之下主要在姜堰这个地方,涌现出来的一个个各具特色的人物。

文学是人学,报告文学属于文学的范畴,也就必须以塑造人物作为自己的终身使命。在《做中国最好》这部报告文学集里,共收入短篇作品48篇,分为艺术篇、双创篇、三农篇、服务篇、改革篇等六个小辑,分别展现了一个地方各行各业的优秀人物风采,艺术地彰显了来自最基层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生动地描写了企业精英、行业翘楚、工匠大师和能手标兵的精彩人生。所以,这部报告文学集就是姜堰地方(注:其中有三篇是写外地)代表人物的一次集中展示。

放在全书首篇的是写一位画家的短篇报告文学,主人公叫曹俊,他19岁才知宣纸为何物,29岁时创作的作品已得到中国艺术界及市场的认可。他移居新西兰后,其作品在中国画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呈现出中西融合的个人特色。他的作品被新西兰总理约翰·基称为“新西兰的文化符号”。这篇作品从头到尾一直以曹俊的成长发展作为视角,写他的年轻奋斗史,写他的成功之路,也写出了他的个性特点。

在这部书里给读者呈现了一个又一个活动生生的人物,有带领一班人马漂洋过海,做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王志鹏;有大手笔、大气魄、大格局,胆识过人的优秀退伍军人黄志峰;有带头创业不畏难,打造生态农字品牌的孙飞;有头脑精明、双眸睿智、思路清晰的企业家杨善基;有拄着双拐开公司的青年创业者钱群;有面对自己的独子车祸身亡之后,依然坚韧刚强的村妇女主任鲁正凤,等等。这些人物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像。

当然,报告文学对于人物的描写有着自己的文体特点,主要是通过白描手法,这一点和小说散文有所区别。缪锦国对于人物形象的表现,往往就是以他擅长的白描手法去刻画,从而使人物跃然纸上,又不失其“报告”属性。全书描写成功的人物形象,应该首推生态环保第一人、现已77岁高龄的张泰临了。作品是这样描写张泰临当年对于环保检查的严肃认真:“天寒地冻,寒风凛冽,时钟指向零点,人们正进入梦乡酣睡,张泰临却和同事们一起值班巡夜。当他们查到某企业附近,闻到一股浓浓的刺鼻的硫酸味,职业的敏感让张泰临意识到该企业在偷偷地排污。像聪明的猎人嗅到猎物的踪迹一样,他和另一位同事靠着手电的微光一路探寻着、踏看着、判断着,循着气味,终于发现某企业在厂后面的河口偷排污水。事不迟疑,一股强烈的执法意识,让张泰临他们忘却了冬夜的寒冷,得赶紧通知该企业立即停止排污,接受处罚。两人随即紧敲大门,可半天无人理睬。大门进不去,怎么办?张泰临和同事一商量决定翻墙而入。他带着同事转到围墙后面,选择好地形,他让同事蹲下,不顾自己年老体弱,踩着同事的肩膀,悄悄地从冰冷的围墙上爬了过去,一下子冲到排污现场,将正在排污的人员逮了个正着。人证物证俱在,谈何抵赖!”这短短的一段话,就将张泰临的人物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

在这部作品中,许多成功的细节描写,也对人物形象刻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缪荣株因长期劳累患甲亢后导致右眼球摘除,左眼也不能闭合,不得不退居二线。作者是这样描写的:“1991年9月,致使右眼球摘除,左眼也不能闭拢,连喂小孙子也找不准嘴。”对缪荣株右眼球摘除后的情况一连用了两个细节进行描写:“左眼也不能闭拢”和“连喂小孙子也找不准嘴。”写夏宝鱼进城找缪荣株时作者又这样写道:“到了中午,老缪回来后,宝鱼见到他像个孩子,跑上来一把拉住他的手,连声叫道‘缪书记!’吃饭时,缪荣株陪他喝酒。喝着喝着,宝鱼突然离开了酒桌,从门口拎回了半蛇皮袋鱼,当着他爱人的面‘劈里拍啦’地往下倒,一边倒一边带着火气说:‘我偏要倒!我偏要倒!’”通过这样的描写,夏宝鱼这个人物形象也就丰满起来了。

综上所述,敏锐地感应时代脉动、对生活现场的深入采访、坚持写人物为主体的“正本”,构成了《做中国最好》这部书十分鲜明的三个写作特色。作家正是通过这三个方面去“报告”一个地方的种种人物,去感应中国的时代脉博,从而使这部报告文学集有着独特的阅读价值。当然,尽管这部长达20万字的报告文学集在结构布局、视角选择、文学形象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够完美的地方,但瑕不掩瑜,笔者有理由相信缪锦国先生肯定会在今后的写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克服自己的不足,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

(作者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江苏省作家协会理事、江苏省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国家一级作家)

相关标签:    

评论列表